找到相关内容3834篇,用时3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1)

    非但灭绝枝末惑(由无明之根长出的见惑、思惑与尘沙惑), 而且根本惑(「无始无明」或与法性同体的「同体无明 」),只剩一品(点)微细无明及「无明习」(习气的模样)。 ... 妨为天下儒人师。如其不然,业有专攻,门庭各别。修、齐 、、平之术,应属素王(如孔子)﹔羯磨(Karma乃业或行为 」布萨(Posadha乃净住、善宿、...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5.html
  • 玄学思想与般若思想之交融

    般若思想之理解,亦即性空本无之解释  。此几派学说,乃运用固有之思维意识,以当时佛学之  般若思想,虽其佛学空义,未能有固密之了解,然彼于中  国固有思想及玄学意识,却十分坚强与稳固也。  ...天壤」(咏大德诗)、「象罔不存,谁与悟机,镜心乘  翰,庶觌冥晖」(释迦文佛赞)、「于彼神化,悟感应机」(  阿弥陀佛像赞),……等,亦表示其天人境界之通透与理  悟。吾人须知,天人义理非由逻辑推论或...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771158.html
  • 唯识学上转依义

      是「障」的,二类是「非障」的。障的就是「烦恼」与「所  知」二障,因为障于圣法,而必为智慧之所故,故谓之  障也。非障的就是「三界有漏善法」,或「无记法」﹔和劣  等的「无漏法」----如二乘...-------------------------------------  31页  一、序论  在科学昌明的二十世纪的人们的心理,多半是爱追求真  理的,所以近来研究唯识学的人,成唯识论,多注重...

    慧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871201.html
  •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解脱出来,从现实世界的痛苦中超升出来,佛教提倡戒、定、慧三学,作为全面凡人的无明和贪欲,以求得人生解脱的方法。   所谓戒学是防恶修善的道德修行实践,定学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以佛法观照人生和...发生变异,以致既与中国传统伦理相合流,又中国传统伦理发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印度佛教伦理   页1137   ,又不同于中国传统伦理的,带有时代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的佛教伦理。本文着重...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071302.html
  • 紫柏大师生平及其思想研究

    不化,也就是在心中生起疑情,参究不已之意。这疑情的生起、凝结、参究,以至于最后“忽然心地有爆豆之机”的体悟,即是“看话头”的修行工夫。“看话头”是宋代大慧宗杲所提出的禅法,他以话头禅士大夫好文字...、抑或是会通?这将是本文的论述重点。因为透过真可中心思想的提出,将有助于厘清其思想脉络;进而深入探讨他整个思想体系,以及其外在行为与思想间的呼应关系。  真可曾说:“佛法者,心学也。”可知心性之学在...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0771325.html
  • 见达法师:佛教未来世界化发展的三条线索

    正是为了要调整多元文化所呈现出的种种二元偏见之弊端,佛陀揭示了缘起中道和不二中道之理。不论是注重双离苦乐两边的实践中道,或是强调不着有无、一异、断常两边的义理中道,都是在为了当时种种学说的偏执此根本...中国,于更早和同时期的印度,思想界也处于百花齐放的状况。印度思想最早为宗教性的吠陀时期,发展出的婆罗门教注重神的崇拜和祭祀,后来藉由创作经典而进展为高谈玄理的哲理期,尤以《奥义书》为代表,随后约在西元...

    见达 ( 台湾中台禅寺)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2973197.html
  • 王雷泉: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

    欧阳渐以舍生取义的豪杰之教为本,恰可当前佛教主体软弱、神圣性资源流失之流弊。然而,“立志办道”之体,与“多才多艺”之“用”,本来就是不可...教育体系,应该是以佛学院的宗教教育为核心,以居士组织和居士教育构成坚实的社会基础,以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佛学研究和教学为学术依托。本文试以《维摩经》所揭示的智慧,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效果再作探讨。...

    王雷泉 (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2773263.html
  • 刘逢军养生感悟100条

    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1、五行相生相克的应用: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__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治病来说都是...

    刘逢军

    |养生|防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20235073469.html
  • 洞山禅师生平及禅法思想的价值

    “直须足下无丝去”,莫生分别,勿取执著,自可体悟。故而洞山禅师告诉学人需行鸟道,而又不取鸟道,方是本来面目。   至于“玄路”,即指玄妙之路,取离语言文字之意。它的设立,重点用以“三种渗漏”中心“...担当他的师父,便良价说:“吾非汝师。”并带他前往婺州(今浙江金华)的五泄山去参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弟子灵默禅师。良价此后从灵默禅师正式剃度出家,在此三年。21岁至嵩山受具戒。   此后参学于多位禅师...

    如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273505.html
  •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

    与断除的,所以前六识在如来藏人看来似乎也要被断除,如此解脱后(前六识都已被断除)的生命主体问题也是要解决的。如经中云:“尔时央掘魔罗,复说偈言。文殊亦如是,修习极空寂,常作空思惟,破坏一切法。...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  慧仁   内容提要:本文从理论层面如来藏与唯识学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两家在思想上各成体系意趣不同,许多方面甚至对立,所以就理论角度而言两者间是无法包容并存的。...

    慧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173537.html